- 作者:小编
- 发表时间:2023-08-22 16:35
新万博体育税务管理的目标与价值、税务管理体系构建要素与搭建流程、税务管理体系施行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
税务管理内容更广泛,不仅包括风险控制,还可以通过税务管理来节约企业资源,创造效益。现金流管理、利润管理其中都有税务管理的内容。
例如,大家都知道要在征期最后几天纳税,这就是税款的现金流管理。除了国家专门发布的制造业中小微企业延期缴税这样的优惠,其实征管法里对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期缴纳税款的,也有经批准缓缴3个月的规定。利用税收政策、税收优惠和救济措施来缓缴税款,就属于税款的现金流管理。
说到利润管理,那税收带来的影响更大了,做好税务风险控制肯定可以避免税收相关的损失,如果做些筹划还可以增加利润。
这种观点是不对的,无论企业规模大小都需要,其实只要是涉及到税就有税务管理。
许多小企业,特别是初创企业,会说我缺钱少人的,能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就不错了,哪有时间去管税务上的事情。这是事实,但税对企业的影响是真金白银,如果税做不好,可能业务部门辛苦赚来的钱都被浪费了,所以说税务管理必不可少。
小企业有小企业自己的玩法,做好财税基础工作,多利用免费的税务资源,重大决策借助外脑是做好小企业税务管理的关键。
结论:通过税务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合法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,所以,财务也可以是利润创造部门,不能总说它是后勤服务部门,财务人员自己和企业都要有正确认知。
税务管理架构搭建必须量体裁衣,但是有一些要素是每个企业都要有的,这里总结了11个基本要素,知道了这些要素,作为管理者,如果想关心一下税务工作,就可以从这些方面去关心;作为税务相关岗位的人员,也可以知道工作重点。
只要企业办理了工商税务登记,就算是企业没有任何收支,也必须进行零申报。税款计算要准确,税收申报缴纳要及时,这是税务管理最基本的要求。
发票的领用,包括如何开具,国家是有严格要求的,企业取得不符合规定的发票是没法在税前扣除的,所以许多企业即使没有税务管理制度,对发票的开具和取得也都会有规定。这其实就是税务管理。
不仅税金要核算正确,会计处理也要做好,否则也会对税金产生影响。梳理这方面的问题,并做出相应的指引也是必要的。
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出具合同模板,对常见的涉税条款如何描述做好示例,对合同各方的涉税权利义务做好约定。合同条款中最常见的是关于发票开具以及税款承担的规定。
财务档案是税务档案的一部分,所以财务档案管理的规定适用于税务档案,同时税局文书,涉税的合同、业务资料等都是税务档案的一部分。
纳税信用是分ABCDM五个级别,新注册的企业是M级,A级最好,许多特权,例如办税有绿色通道,发票也可以多领。D级最差,会被税局重点监控,有些税收优惠也享受不到,比如只有纳税信用B级及以上才能享受留抵退税。
现在税收政策变化特别快,企业税务人员必须要不断更新知识,保证该享受的优惠都能享受到,不该踩的坑别踩。从税收筹划和贴合企业实际的角度,企业还是要做好和自己企业有关的税收政策收集和归纳,参加相应的内外部培训。
如果小企业或者集团下属子公司,财务通常兼职税务岗位。如果一个大型集团新万博体育,可能需要单独的税务部门来处理,那部门里每个人就需要承担不同的职责。
这里提到的税务关系的维护包括三个方面:税局、外部专业机构、同行。税局的执法口径新万博体育,外部中介丰富的信息和经验,其他同行实际的经验教训,对企业决策都至关重要。
税务稽查、日常管理评估新万博体育、办公场所核查、税务协查这些都可以包括在税务检查的范围里。虽然对税局检查,企业都要重视,做好准备,好好沟通,但根据检查的不同的目的和方式,还是要有个性化的应对。
主要是指企业运营过程中关键税务节点,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,关键的节点可能不一样。了解企业的业务,从业务流程的每个环节梳理出涉税关键节点,在重要节点设置税务岗位审批的环节或做出涉税提示就非常重要。
无论大小企业,如果制定制度或指引其实都是面临类似的流程,只是因为繁简不同,所以花费的时间精力不同,如果制定制度及指引一般需要经过以下流程。
在实际制定制度指引中,可能讨论、修改等流程循环许多轮,工作量还是挺大的。企业也可以借助外部专业机构的力量,外部专业机构可以承担大部分工作,也能提供更广阔的思路。
税收相关的制度和指引也不见得统一在税务类文件中,有些涉税的要求要嵌到其他部门业务流程中,可以通过注释等来说明,避免遗漏。
结论:税务管理体系的搭建没有那么复杂、神秘,只要把握住其中的关键要素,就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税务管理模式。
好的制度还需在实践中检验是否有效,税务管理体系搭起来,在落实过程中是否会遇到无法推进的问题?
如果要求任何人没有任何一点纰漏还是有难度的,所以制度制定过程中的百密一疏还是会存在。
因为制度要推行,即使最终会减轻工作负担,但相关人员还是要学习熟悉新制度,他们会认为在添麻烦;还有就是可能触动了某些部门、或某些下属公司的利益,可能就要反对,或怠于执行(这其实也是为什么要做税务筹划协同体系的原因之一)。
税局每年都会出新政策,“金三”没上几年,现在“金四”又在路上了,税务管理体系要能应对这些外部变化,就需要调整。另外,企业业务模式的创新,或者规模的变化,新业务的开展这些内部环境变化也会对税务管理提出新要求。
结论:初步的税务管理架构确定,需要通过实践检验它的有效性,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。
相关文章: